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糖尿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。据我国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,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.1亿人,其中约80%的患者患有高血糖。高血糖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,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。因此,加强高血糖的预防与治疗已经成为当务之急。
一、高血糖的定义及危害
高血糖是指血糖浓度持续升高的一种病理状态,常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。长期的高血糖会导致眼部疾病、肾脏疾病、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并发症,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1. 眼部疾病:高血糖可导致视网膜病变,引起视力下降,甚至失明。
2. 肾脏疾病:高血糖会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,加重肾脏负担,诱发慢性肾病、尿毒症等。
3. 心脑血管疾病:高血糖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,增加心脏病、中风等风险。
4. 神经病变:高血糖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,引发肢体麻木、疼痛等症状。
二、高血糖的预防
1. 健康饮食:避免摄入过多糖分和脂肪食物,多吃蔬菜、水果、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物。
2. 适量运动:每天保持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等。
3. 控制体重:控制体重是降低血糖的关键。肥胖者应通过健康饮食和运动减轻体重。
4. 遵医嘱用药:遵照医生指导合理使用药物,维持血糖稳定。
5. 定期监测血糖:定期进行血糖检测,了解自身血糖水平,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。
三、高血糖的治疗
1. 药物治疗: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主要方法,包括胰岛素和非胰岛素类降糖药。
2. 中医疗法:中医理论认为,高血糖是由肝肾失调导致。通过调理肝肾,可帮助患者降低血糖。以下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方剂:
高血糖预防克星:由黄芪、玉竹、枸杞子、丹参等药材组成,具有益气养阴、活血化瘀之功效。
3. 综合调理:除了药物治疗和中医治疗外,患者还需注重心理调节,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,积极参与社会活动。
总之,高血糖的预防和治疗需要一个长期且全面的过程。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,可以帮助广大患者更好地了解高血糖的相关知识,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当关注自身血糖状况,重视预防与治疗,让自己远离高血糖带来的危害。